胆管癌是 包括源自肝内及肝外胆管壁黏膜细胞的恶性肿瘤,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,病人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。在泰国的东北部,该病是一个广泛的公共健康问题,生吃淡水鱼导致感染肝吸虫幼虫,被认为是胆管癌高发的原因。
根据癌变位置的不同,胆管癌可分为两种类型:
肝内胆管癌 ,源自胆管黏膜细胞,扩散后侵入近旁的肝脏,以至于与肝癌的样子十分相似,也造成将该病误诊为肝癌的例子屡见不鲜。
肝外胆管癌, 发生于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,该类型的胆管癌会造成胆管阻塞,导致病人出现身体、眼部发黄的症状。
在泰国的东北部,生吃淡水鱼导致感染肝吸虫幼虫,而幼虫在胆管内繁殖,被认为是胆管癌高发的原因。
至于其他风险因素还有:
慢性胆管炎。
胆道系统疾病。
肝脏结石。
先天性遗传异常,如胆囊异常。
胆管癌早期通常并无症状表现,但癌细胞一旦扩散,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:
胆管阻塞引起身体、眼部发黄。
腹部不适、腹胀。
右肋骨下方的上腹部疼痛,可能伴有背部及肩部疼痛。
原因不明的发烧。
全身皮肤瘙痒。
大便色淡,而小便色浓。
虚弱乏力。
厌食,体重下降。
恶心、呕吐。
触摸腹部可感觉到肝部肿大。
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并做身体检查。
通过血液检查,检测肝功能及癌症指示物。
肝部及上腹部超声波检查。
CT扫描。
核磁共振成像。
治疗胆管癌时,为了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,医生需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,如肿瘤的大小、位置、癌细胞的状态、病情阶段、癌细胞扩散情况、病人身体素质等等。
手术治疗是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方式:
肿瘤切除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,该方法治疗效果好、能有效提高存活率。
胆管引流术,对于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病人的癌症已经发展到无法切除的情况下,可进行胆管引流术,以治疗瘙痒、身体及眼部发黄等症状。
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,该治疗方法适用于不能接受肿瘤切除手术或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。
化疗/放疗,适用于无法将肿瘤全部切除或已经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人。
术后两年内,病人应持续注意自己的症状,每3-6个月需接受一次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。
泰国康民国际医院 400-806-5585 | 中国办事处 18611365777 |
订阅我们的通讯 | ![]() |
![]() |